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用36年跑在“周游”祖国的道路上

山西省长治市实验中学36年坚持开展一项名为“象征性跑步游全国”的活动,他们把日常的跑步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结合,同时也综合了语文、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走出了一条通过综合性活动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道路。

缘起:一位青年教师的育人思考和坚守

1983年,刚刚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师李玉清还没听说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更没有仔细思考过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的问题,但他有一种很明确的意识:教学活动要设计得有趣,要让学生喜欢,要尽可能多承载一些育人价值。

这年冬天学校开展冬季长跑,看到孩子们围着操场枯燥地跑圈儿,李玉清就想,既然每天都要跑步,那为什么不让跑步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呢?!一个“跑步进北京”的念头就产生了。

在他做班主任的班上,他把孩子们每天跑完的路程都按一定的比例放大,于是孩子们从长治“出发”,一天就跑“到”武乡县,接着又是云周西村、太原、五台山、大同……接下来,每天都有一个“目的地”,他把最终的“目的地”定到了北京。

每天跑完,李玉清都会花一点时间,把第二天“目的地”的风景、文化、名人、历史等作个简单介绍,不经意间,跑步与地理、历史等学科就建立了联系。跑步有了目标,而且对目标还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比如了解到吕梁市云周西村就是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地方,孩子们跑步的积极性就更强一些,每天跑完,孩子们都会谈谈自己“到”的地方,算算距离北京还有多远。终于跑“到了”北京,孩子们兴味不减,于是李玉清又设计了不同的回程路线。

调入长治市实验中学后,李玉清更是把这项活动与自己执教的语文学科进行了关联,添加了动嘴说、动手写等环节。每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带着刚跑完的兴奋劲儿,李玉清就会借机让孩子们谈谈今天跑“到”这里的感受,有时还会让孩子们把感受写下来,于是活动又有了语言、写作训练的价值。

1988年李玉清承担了学校的部分德育工作,他与自己班上的学生向全校各班发出倡议:一起加入“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这项活动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班师生响应了倡议,“跑步游全国”活动就此在长治实验中学展开。李玉清不论在教师岗位还是领导岗位,甚至2017年退休至今,一如既往地都在坚持推动着这项活动;这所学校的各届领导也都毫无例外地支持这项活动,因此活动坚持36年从未间断。

活动内容:既然要做,就要做得饱满、丰厚

随着活动的长期坚持和不断深入,活动也越办越成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活动制度,而爱国主义教育也逐渐成为这项活动最核心的内容。

现在,每届“跑步游全国活动”都历时一年,参与者都是当年入学的初一新生,活动自每年的国庆节开始,至下一年国庆节前结束,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设计,学生在一年中可以跑着“游遍”全国,每星期会“在”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跑,并“在”这个地方掀起一个“旅游周”,比如“青海旅游周”:周一到省会西宁,周二到青海湖,周三到柴达木盆地,周四到玉树,周五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周六、周日自由旅游,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这个地域的其他地方,也可以写一写这一周“出游”的心得体会。跑步也可以与平日的徒步或骑自行车上学等结合,其他一些运动也可以按照规则折算路程,通过合理的设计,这项活动能保证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运动量。

在这一周的活动中,除了要跑完既定的路程,每日“到达”“目的地”打卡外,整个活动最厚重的部分还是通过听、看、写、说等方式把祖国“游”得更加深入。

首先是“听”:听“国旗下的报告”和专题讲座。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后,全校学生都会听主持班代表报告所到之地的概况,每个“旅游周”都会由一个班的一个小组主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本地概况并向全校宣讲;上学、放学期间,学校广播会播放代表当地特色的歌曲,如到了北京会听到《北京欢迎你》,到了山西会听到《人说山西好风光》,到了辽宁会听到《学习雷锋好榜样》……此外,学生还能听到所“到”之地的专题讲座,讲座将政治、时事、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这些讲座内容由学校领导以及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师共同编写,争取做到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经过长期积淀和优化,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讲座范本,浓缩了各地域的有趣知识,主讲人可以据此展开。

其次是“看”或“读”:学校在学生阅览室设立了“跑步游全国活动专柜”,积攒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供大家阅览,有关某个地域的书籍、资料都会成为这个地域“旅游周”时的大热门。在教学楼楼道里,学生还可以快速“游览”全国,这里有一条由36块版面排列而成的“中华长廊”,每块版面都会突出某个地域的一个主题,比如在这里,学生可以到山东“拜访”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可以到天津“走访”南开中学,体会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可以到湖南“体会”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感受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各班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跑步游全国各地资料专集》,这套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的概况、自然、经济、历史等资料,为学生了解所到地方提供了极大方便。总之,每个“旅游周”都会激起孩子们了解这个地域的热情,谈论这个地方也是孩子们日常交流的一个重要话题。学校还会组织学生网上浏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索这个地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掌握的“独家”内容。

再次是“写”:参加活动的各班学生轮流编辑《祖国各地》黑板报和手抄报,向全校、全班同学介绍所到之地的基本情况和特色。36年来,学生编辑的黑板报和手抄报不计其数,凝聚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是“说”或“做”:结合所到之地的特色,组织专项活动或主题班会。如“到达”江西南昌,就组织“国防知识报告会”,邀请军人来讲军队的历史和国防的意义;“到达”香港,就组织“赞‘一国两制’,观香港美景”的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准备讲稿,进行演讲。

每一个特殊的年份,周游全国的路线和活动都会经过特别设计。如第九届活动开始时,正逢第二年香港回归祖国。学校设计的路线是先“游览”全国各地,在1997年6月30日正好“跑到”香港,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并“在”香港“欢度暑假”。2007年开始的第20届活动为“周游全国迎奥运”,学生在周游全国之后到北京“参加”第29届奥运会。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又设计出“踏着党的足迹走”党史研学“旅游路线”,用12个“旅游周”的“旅行”和活动,讲述党的百年历史。

丰富多彩的“旅游周”也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形成关联。每年的“江苏旅游周”,学校都会开展“勿忘历史”活动,聆听南京大屠杀相关讲座,接受深刻的国耻教育。同时在课堂上,历史老师还会讲“金陵春秋”——南京专题历史;地理老师讲“华西村里话改革”;生物教师讲“鱼类的洄游”……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三个旅游周中,体育组主办了“中华大统一”越野赛,与体育锻炼结合。在安徽、河南、湖北旅游周期间,美术组主办“中部崛起画未来”绘画比赛。“到达”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期间,音乐组会主办西北民歌学唱活动,同时政史地组举办“‘一带一路’话古今”演讲会……每周的活动都会掀起探索这个地域的热情,各科教师如果正好能够找出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内容,或者哪怕只是用相关内容做一个课程导入,蹭上这个“旅游周”的热度,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爱国主义:在具体处萌发,在活动中深化,在情境中升华

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情感和态度,表现为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奉献精神等;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种信念,也包含了支撑信念的相关知识和理性判断,既要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也要有能够客观认识国家过往、现状的能力,对国家了解得越深入,对国家的爱也会越深沉;最终,爱国主义还要能够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我们不能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爱国者……总之,爱国主义要发自内心,也涉及了人的多项基本素养、情感和价值观。也正因此,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一定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教育任务,简单的、流于表面的教育很难达到效果。

但长期以来,很多学校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教育过程难以触及学生的内心,教育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很多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未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教育活动是零散的,比如不少学校只会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搞一个独立的活动,对于爱国主义在各学科的渗透并没有进行过系统梳理;其次,教育内容常常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还有很多教育内容数十年未变,与当今学生的现实状况脱节;再次,很多教育都缺乏实践性,比如主题班会或参观活动都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缺乏切身体验。

山西长治实验中学通过综合性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两点比较重要的启示,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要努力开发一项活动的综合育人价值,长期坚持并形成系统。既然要开展一项活动,就要在知、情、意、行等层面做足文章,让花费的时间、精力有更大的回报,同时可以不断加强与当前各类既有教育活动的横向联系,力求产生共振效果。如从简单的冬季长跑活动开始,教育者不断赋予它更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不断开发与各学科教学活动的横向联系,最终形成的“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很难再把它简单定义为体育活动,或者德育活动、智育活动,它的综合性很强,育人效果也就更充分。

现已在银行系统工作的郭丽华,学生时代曾经参加过第一届“跑步游全国活动”,30多年过去了,她对当年活动的很多片段记忆犹新,她总结道:“活动既锻炼了我的身体,又磨炼了我的意志;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活动还让我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现在的工作都有帮助,活动还使我养成了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一段入脑入心的教育过程,往往都有很强的综合性,会调用学生的记忆、认知、情感、思维甚至身体运动等多项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开发一项教育活动更丰富的育人价值时,也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负担,考虑对学生和教师时间、精力的占用,还要统筹考虑对学校资源的占用,全面衡量得失。这项活动的第一步,给操场绕圈跑步赋予一层情境意义,就是一个基本不占用各种资源的好点子,值得推广;而后期的各项开发,教育者也一定要有“成本”意识,一个较好的策略就是可以与现有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建立更明确、更深厚的联系,比如学校已经有了每周国旗下的讲话,不妨就结合起来,再比如可以与学科教学相联系,形成共振,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教育效果,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其次,这项活动是由一线师生创建起来的,能维持36年,表面上看是因为各届学校领导的长期支持以及教师的坚持,但活动的生命力根本上还是由于它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这项活动的实践性、体验感首先来自长跑活动本身,运动多少都是艰苦的,长跑尤其是,但运动过后给人带来的快乐也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运动是一种延迟满足感的高级享受,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教育者在学生达到目标的一刻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游历的情境,其效果体验显然是非常好的,很多孩子都是在跑到终点的一刻,怀着一股兴奋劲儿谈论今天的“目的地”的,这时爱国主义宏大的教育主题就在一种高级的快感中与祖国某个具体的地点产生了关联,它能唤起人积极而真实的情感。

总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考虑效果,要在细节上打动学生,要开发出有综合育人功能的活动,要设计出恰当且有意义的情境。(程路)

原标题: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用36年跑在“周游”祖国的道路上

关键词:
0

下一篇:南通通州:绘制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导图 开展学习打卡活动

上一篇:思政课“南开模式”为引领学生成长注入“源头活水”

版权所有: @ 2021 未来网_爱国主义教育频道-未来少儿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